舒不习惯极了,也愤怒极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拿义纵没辙。
关于义纵此人,王温舒也了解过,不过他并不是因为义纵当上了他的上司,他才去了解他的,而是早在之前就对他有所耳闻了。
王温舒知道义纵是靠他姐姐义的出头的,也知道刘彻对义纵很是赞赏??当年王太后的外孙修成子仲在长安城内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耀武扬威,无视法度,义纵知道之后,不畏强权直接就将修成子仲绳之于法,打入大牢。
要知道当年要不是王太后的推荐,义纵也没有机会出任中郎,结果他转脸就把王太后最疼爱的外孙给抓了,如此举动有没有惹恼王太后不好说,反正肯定是得到刘彻的赏识。
所以不久之后刘彻就将义纵提升为河内郡的都尉,让他去治理豪强地主众多的河内郡。
没错,就是王温舒晋升为执金吾之前所在的那个河内郡。
义纵也没有让刘彻失望,从河内郡到南阳郡再到吏治败坏的定襄郡,义纵所到之处都用强硬血腥的手段将各地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要不是义纵有这样的手段和本事,刘彻也不会将他调回长安担任内史,命他打击当地的盗铸者,刹住这股盗铸之风。
如果王温舒是比义纵早一些调回来长安的,那么他当然有本事抓住先机,先站稳脚跟了。
偏偏王温舒比义纵要晚回到长安,偏偏官职又比义纵低,所以王温舒回到长安之后发现自己完全被义纵压制得毫无还手之力。
王温舒很清楚,这样下去可不行,他既然来到长安了,那么定然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更何况他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比义纵差,义纵能做的事情,他同样也能做,既然如此,那么王温舒又怎么甘心屈居于义纵之下?受他掣肘?
但是问题来了??
他不甘心归不甘心,他现在确实是没有办法扳倒义纵然后自己上位,于是王温舒就想着找张汤求助。
“义内史这么做确实是霸道了一些。”张汤道,“不过你若是以此为由找陛下告状的话,只怕你也会在陛下那儿留下不堪重用的印象。”
“张御史说得极是。”王温舒也有此顾虑,“况且义内史将三日前的知情人都封口了,还匿藏了秦方士的行踪,可见他有心想要亲自向陛下引荐那位秦方士。”
“如果让义内史顺利给陛下引荐了秦方士,讨得陛下的欢心的话,那么莫说义内史行事霸道了一些,便是他对我赶尽杀绝,只怕陛下也会站在义内史那边。”
说到这里,王温舒更加感叹果真是一步慢,步步慢。
别说让他比义纵早调回长安了,哪怕让他跟义纵同时调回长安,他现在的处境也不至于如此势弱和被动,更不至于手下没有多少人可用。
张汤心想他倒是了解陛下,这确实像陛下会做的事情。
张汤问:“所以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王温舒也直说了:“张御史久居长安,人脉定是比我要广的,不知能否帮某查出义内史究竟将秦方士匿藏在何处?”
“你打算由你向陛下引荐那位秦方士?”
“是。”
张汤笑了:“你见过那位秦方士和他的凤凰?”
“没有。”
“你确定他真的有召唤凤凰的本事?”
"......TAE. "
“那你确定就算我帮你查出内史究竟把秦方士匿藏在何处你能从中得到好处?”张汤说,“你就没有想过,这或许只是义内史给你设的一个局呢?”
如果秦有臻毫无本事,而王温舒却将他引荐给刘彻的话??
他别说大展拳脚了,他还能不能活着都还是未知之数。
王温舒被张汤的话给惊醒了,立马起身对张汤拱手道:“还望张御史教我。”
“很简单,将这件事捅出去。”张汤看着王温舒道,“到时候很快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局还是真的了。”
“如果是个局,那么义内史只怕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多的是人想将秦方士引荐给陛下。”王温舒越说眼睛越亮,“长安城内的权贵那么多,义内史不一定能保得住秦方士,即便保住了,只怕也势必会得罪他们,那到时候
我的机会就来了。"
意识到张汤给自己出了一个多么妙的办法后,王温舒真心实意地跟他道谢道,“多谢张御史教我。”
于是很快地,关于长安来了一位能够召唤凤凰的方士一事很快就在城内传开了,而与此同时一并被传开的还有这位能召唤凤凰的士被义织义内史所匿藏一事。
平阳公主问出了许多人在得知这个消息时第一句问出口的话:“你说的是真的?”
“外面都传遍了。”曹襄猛地喝了一杯水,然后才道,“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不好说了,毕竟我也没有亲眼见到啊。”
“那义纵呢?”平阳公主问,“有人去问他吗?”
“肯定有了。”曹襄说,“不过敢去的寥寥无几,阿娘你又不是不知道义纵是什么人,当日他在定襄县一天就下令斩杀了四百余人,其中两百余人还只是囚犯的亲属而已,他这样凶名在外的人,有多少人敢跑到他面前去问他这个问题?"
平阳公主觉得曹襄说的有道理,不过......
“旁人不敢,我敢 -->>